五种特殊类型的儿童语言障碍特点
约234万0~4岁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17%
约230万5~9岁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7.5%
约有213万10~14岁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6%
身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身边有世界第一的语言障碍人群。
哪些儿童语言障碍属于疑难杂症,其康复是比较困难的?
以下是五种较为典型的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
一、听力受损儿童的语言障碍。
听障儿童发音清晰,比正常儿童要晚2-3年,有些甚至更晚,这与补偿听力的年龄和康复有关。
听障儿童多有语音不清楚、发音不流畅、语速慢、鼻音亢奋、语言节奏经常停顿、重复话语等各种表现。
当学习语言词汇时,由于听觉障碍,视觉是他们主要的学习通道,所以简单的数字、图形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量化的概念来学,相反,许多比喻、抽象、或时间概念,很难掌握。
所以这些听障儿的语义概念发展得很慢。通过句法学习,能较好地掌握名词、动词,但介词、冠词、代词较易遗漏。
所以,当他们与聋儿交流时会发现,他们更多地依靠简单句,甚至是基于简单句的语法规则来理解复杂句,例如:“小花牵着小猫,戴着帽子”,在聋儿看来,其核心意义就是“小花牵着猫咪”,他们有时也不能准确地使用动词形式,如过去时、现在时、否定时,这些都是聋儿语言矫正的难点之一,当然,这些语言理解上的差异,也与语前聋、语后聋有一定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听障较早的儿童可以用助听器放大声音,但对严重听障的儿童来说,某些语言频谱范围依赖于助听器的补偿功能。因此需要更精确的人工耳蜗来提供听觉信息。
它能把声音从物理能量转换成有序的电子码,绕开受损或丢失的毛细胞,使听觉神经元得到持续的刺激,完成正常的听觉反馈。
二、唐氏综合征患儿的语言障碍。
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性愚型,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智力紊乱,1866年由英国医生约翰·朗顿发现,并作了详尽的描述。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领域发展不同步”,即认知和语言发展不同步,语言主要成分发展不平衡。
例如:从咿呀学语阶段开始,唐宝宝的句法发展滞后于词汇的发展,其发音能力比正常孩子晚,并且咿呀学语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调查发现,不少唐宝宝的构音器有缺陷,有发育不良、舌尖粗大等现象,他们常常难以发音清楚,语音语调常有异常,因此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
词汇量较少,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所选词汇量很少,而且从语法规则来看,句子结构比较单一,与电报式短语相似,容易造成语法遗漏、语素错误等。
对糖类婴儿的早期干预,有人主张利用糖类婴儿倾向使用的手势语的特点,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尤其有利于提升需求和表达方面的语言训练。
三、威廉姆斯症候群。
这种神经发育障碍相对较少见,这些孩子天生害怕某些特殊的声音,他们属于罕见的“听力异常性疼痛”,而我们作为正常人很难理解这种感觉。
这种对声音特别敏感的生理特点,其高音承受限度比正常儿童低,但在语言障碍人群中,他们实际上更接近于正常儿童,他们能吐出清楚的单词,发音准确,表达流畅,能正常沟通。
但他们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分辨幽默,谎言,讽刺等等。对非文字语义的理解存在理解、推理困难。例如:“我觉得你不想和我分享这块蛋糕”这样的句子,在他们看来是很难理解的。
不像孤独症儿童,Williams综合征的孩子有一定的主动社交需要,敢于主动邀请,主动表达。对着陌生人主动问候似乎并不难,在交流中也会有很丰富的情感表达,会感叹,会惊讶,会微笑等等。
但通过研究测试,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有轻度智力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理解能力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明显。
四、X染色体脆弱症的语言障碍。
这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智力受损,并存在明显的语言障碍问题,在语音方面,这类儿童的发音较为刺耳,速度快,变化多端,发音不连贯,有明显的语调异常和节奏困难,这与他们口腔内的构音器有关,在口腔内发音时,构音器动作模式有一定偏差。许多发音需要精细的动作和姿势,都不能做到,所以说得越快,越听不清。
不具备持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他们比较突出的表现,有一种现象的理论解释,叫做“过度兴奋”,其实是指某些神经异常,如对光、声、形、动等过分敏感。
由于沟通过程中无法控制的焦虑,以及“过度兴奋”等原因,这些儿童在语言上不断地重复。
特别是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对方的目光直视对方,会产生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和感觉,就会不停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者自己擅长的话,这样会使整个对话交流失去目的。
五、孤独症谱系综合征患者的语言障碍。
孤独症在幼年时期具有明显的发育特征,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时逐渐出现症状,有些症状最初表现与一般儿童无异,但逐渐退化的机能会产生孤独症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的主要症状可以持续一生。
孤独症儿童在最重要的语言发育阶段,最大的困难就是失去了学习口语的机会,在语音表达方面,有的孩子不会变换语调,音量,节奏。机械模仿,回音模仿,这是它们在会话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听完父母谈话,游戏,电视等父母的声音后,他们会及时地进行语言模仿,这是孤独症的核心表现之一,被称为“模式化语言”。
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你我其他人没有区分代词,对于修饰语,抽象语,他们只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而对于复杂逻辑的长句子缺乏理解分析能力。这样,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就很困难。
语言障碍对某些其他轻度或可疑孤独症患者来说难度较小,甚至能与人简单沟通。
结论。
上述就是五种儿童语言障碍比较突出的特征,其实,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更复杂多变,有许多评价和观察语言障碍所需的参考资料和信息,从家族病史,到孕期护理,再到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语言的因素,即使是家庭语言环境、幼儿早期养育等,也不能放松警惕。
语言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但是语言障碍是一部分人要面对的难题,多关注,多学习,尽最大努力预防儿童语言障碍,对孩子将来的终身发展有益。
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或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最终观点,如有内容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 【疾病概况】三分钟了解语言障碍 2020-12-10
- 【治疗揭秘】医院提升语言能力的方法 2020-12-10
- 【视频】了解孩子语言功能发展过程,及语言障碍的表现和原因 2020-12-16
- 七岁孩子说话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2021-02-21
- 七岁孩子说话发音不准确 2021-02-21
- 七岁小孩发音不准怎么回事 2021-02-20
- 如何教1岁9个月宝宝说话 2021-02-19
- 如何提高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