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将自闭症早期筛查纳入常规儿童体检项目
近日,广州进入“两会”2021年,广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提出了“加快建立自闭症儿童早期筛查机制”的建议,建议将自闭症儿童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项目,完善转诊、康复训练制度。
现状:早期检查机制不健全。一些儿童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究竟有多少孤独症儿童呢?雷建威查阅了资料:根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7年前后在8个城市、11个单位和部门联合发布的《儿童自闭症诊断防治技术及标准研究报告》,我国自闭症患病率为0.7%;根据全国残疾人普查资料,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中,儿童自闭症的比例最高。
医学界认为,孤独症儿童干预训练的黄金阶段是2-6岁,但目前孤独症儿童大多是监护人发现孩子精神、行为异常后,到省、市医院就诊才确诊的,“很少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规体检发现,而且在确诊后,家长也没有很好的转介到康复机构”,雷建威说。
早筛机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早期诊断的自闭症儿童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期,”据广州市一家公益组织2020年下半年进行的一项调查,72.20%的自闭症儿童被父母或亲属发现,18.05%的自闭症儿童被早教/幼儿园/小学教师发现,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发现的儿童不到10%。
建议:将早期自闭症筛查纳入儿童日常检查。
雷建威说,“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对0-3岁儿童的常规体检没有自闭症筛查项目,也没有规定的宣传教育内容”,个别区县妇幼保健院虽然有筛查评估表,但由于没有文件规定,基本上没有筛查工作。
对此,雷建威建议,将自闭症的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体检项目,“一旦发现可疑自闭症儿童,及时引导家长带孩子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早期筛查。
同时,市卫健委应尽快建立自闭症早期筛查机制,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的职责,建立区县级妇幼保健院早期筛查基地,采用统一的量表进行自闭症早期筛查,如发现疑似自闭症儿童,可向指定的省级妇幼保健院提出转介申请,由省级妇幼保健院转介。筛选妇幼保健院的诊断基地,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早期诊断自闭症。
雷建威建议,由市卫健委牵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培养一批自闭症早期筛查专家,组建专业筛查队伍,研究制定筛查工具,统一筛查标准,持证上岗。
另外,他建议,政府应加强跨部门的联合宣传,提高公众对自闭症早期筛查和早期康复的认识,并支持诸如民间康复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或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最终观点,如有内容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 【疾病概况】三分钟了解自闭症 2020-12-09
- 【治疗揭秘】医院治疗自闭症的方法 2020-12-10
- 【视频】如何对自闭症孩子进行行为干预?孩子训练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4
- 【视频】对于自闭症应该如何诊断及治疗? 2020-12-14
- 【视频】自闭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在生活中如何及早发现? 2020-12-11
- 静进医生:孤独症的治疗能使用药物吗 2021-03-04
- 孩子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能治好吗?答案全在这里 2021-03-02
- 自闭症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