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儿童抽动症名医,行为矫正八步法!
门诊上总能见到这样的孩子:进了诊室,不停“吭吭吭”地清嗓子。有的孩子刚出现3、4天,有的症状已经持续数月了。
孩子清嗓子的时候家长会问:“嗓子不舒服吗?疼吗?痒吗?”
有的孩子并不觉得嗓子不舒服,但总不自觉清嗓子,家长就觉得是“坏习惯”,一听见孩子发出声音,就劈头盖脸来一顿,然而清嗓子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家长“恐吓”而消失。
有的孩子自觉嗓子有东西,感觉清清嗓子会舒服点。有的孩子用点利咽的药物,情况就会好转,但停了药又开始“吭吭吭”。有的因为病史比较长,被社区诊断为“抽动障碍”,建议上级医院诊治。
那么,不断清嗓子真是抽动障碍吗?
关于抽动障碍的那些事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
按发作类型,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按病程,可以分为短暂性抽动及慢性抽动、多发性抽动症。
短暂性抽动指1d抽动发作多次,几乎每天发作,持续时间至少4周,但不超过1年;
慢性抽动指每天抽动发作多次,可有间歇,但间歇期持续不超过3个月,病程超过1年。
多发性抽动指既有运动性抽动,又兼有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病程在1年以上。
本病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某些因素会加重抽动,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伴发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
成都成华区治疗儿童多动症名医有哪些?
颜泽明
成都中童儿童康复医院门诊主任
社会职务:
《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第3版)编委
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情绪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神经性头痛、惊厥等儿童发育行为及神经疾病的预防与诊疗。
个人经历:
先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人民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部进修与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诊治儿童智力低下、自闭、神经性头痛、惊厥等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对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等也有着独到诊治经验。曾多次受邀参加各类儿科学术会议,深化理解“生物—心理—行为—社会”的“医教一体”医学模式,发挥中西结合诊疗安全、高效的特点,并融入心理、康复、特教多学科优势,构建出整体治疗与康复的医学模式,推进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新进展。参与《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等刊物的编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抽动症的行为矫正方法有哪些?
1、正性强化法
家长帮助孩子用意志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只要孩子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症状。
2、消极练习法
可以要求孩子在指定时间里(15-30分钟),有意识地重复做某一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孩子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3、集结练习法
故意让抽动动作进行一段时间,然后休息一段时间。抽动动作的快速重复可导致“反复性抑制”和抽动动作的减少。
...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抽动症行为矫正】以及其他【儿童健康】问题,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热线【028-87429120】,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或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最终观点,如有内容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 成都成华儿童抽动症名医,行为矫正八步法!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