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宝宝发烧10个误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宝宝发烧了!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很焦虑。不要马上给宝宝喂退烧药,或者用“土方”给宝宝降温,或者赶紧送医院。剖析宝宝发烧10个误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其实发烧对宝宝并没有什么危害,大部分家长很容易对宝宝的发烧产生误解。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有热性惊厥。专业儿科医生指出,即使不用药,大部分孩子的惊厥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不要随意移动孩子,注意让孩子的头侧着,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而窒息,同时解开宝宝的项圈,以免影响呼吸过紧。
第一,关于发烧的10个常见误解。
误区一:孩子觉得发烧就是发烧。
宝宝哭得很热,妈妈感觉体温真的很高。但这是发烧吗?其实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玩闹、哭闹、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或者热天在户外等。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可以恢复正常,所以发烧的孩子不一定会发烧!
误区二:发烧有害健康。
婴儿发烧了。一定是病毒入侵导致了感冒!这是很多父母对时间的看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对健康有害。发烧可以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这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热(37.8-40℃)可以帮助患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对其健康有益。当然,虽然发烧对婴儿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父母不应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鲍晓。
误区三:发烧会烧脑(超过40℃发烧有危险)
婴儿发高烧。会不会烧坏他的脑子?相信很多家长之前都听过这种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的时候,双方家长都会尽量降低宝宝的体温。其实发烧合并感染不会造成脑损伤,所以一般不用担心宝宝烧坏大脑或者留下什么后遗症。
但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烧只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只有当身体处于极端环境温度时,体温才会达到这个水平(比如大热天把孩子锁在封闭的车里)。宝宝发高烧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是坐不住了,送宝宝去医院的。在医生的照顾下,宝宝的体温肯定不会那么高,家长也不用太担心。
误区四:孩子容易因为发烧而抽搐。
婴儿发热引起的惊厥是3岁以下婴儿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尚未成熟。如果宝宝在家里突然抽搐,妈妈一定不要惊慌,不要大声拍打、摇晃或叫宝宝,更不要紧紧地拥抱宝宝。
误区五:热性惊厥有害。
热性惊厥的特点是突然失去知觉,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硬,痉挛或抽搐等。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通常在5分钟内停止,不会造成身体损伤。也不会让孩子变大。但是下次你发烧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一种倾向。如果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误区六:发烧一定要吃药治疗。
如果发烧在38度以下,宝宝精神好的话,多喝水就好,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以物理退烧方法为主,比如外用冷毛巾,退烧贴等。
一般当宝宝体温在38.5℃以上时,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都要有4-6小时的间隔,多喝水。为避免胃肠道刺激,饭后服用。退烧药可能会掩盖病情,所以要密切观察宝宝病情的变化。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搭配使用,退烧药也不要多用或加大剂量。服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七: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持续升高。
当婴儿发烧时,父母会尝试各种方法来退烧。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发烧,宝宝的体温会不断升高,然后就容易“烧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恒温器”,所以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在39.5-40℃达到最高点,很少超过40.6-41.1℃。而且如前所述,只有当身体处于极端环境温度时,体温才会和后者一样高。
误区八:体温下降后,不会再反弹。
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2-3天。因此,当药物强度逐渐减弱时,体温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当病毒被抑制时,发烧才会消失。
误区九:发烧时如果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烧时体温高,病因不一定严重。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烧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无论传染源的严重程度如何。
如果您的孩子持续高烧、精神萎靡、气短、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即使体温不高,也应及时就医。
误区十:口腔温度在37.1-37.8℃之间为低烧。
这个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白天变化,一般在下午和晚上达到最高点。低烧的真实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家长,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很多。学龄前婴儿不应用嘴面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建议家长使用耳温计,可以快速方便的测量体温。
第二,四川成都儿童医院专家总结
剖析宝宝发烧10个误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但是如果孩子还是觉得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掌和脖子的温度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当然,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准确判断孩子是否发烧:用肛门表测量直肠温度通常更准确,尤其是小婴儿(正常体温37°C-38°C);它还可以测量腋窝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婴儿不宜用嘴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自行投稿发布或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最终观点,如有内容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 【视频】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表现及改善方法 2020-12-16
- 【视频】院长解读: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2020-12-13
- 【视频】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2020-12-14
- 静进医生:儿童多动症的面面观 2021-02-26
- 静进医生:父亲陪伴妻子休产假的好处 2021-02-25
- 孩子如果出现吐奶现象正常吗,该怎么办,家长有什么好方法借鉴? 2021-02-23
- 七岁孩子不停挤眼睛是怎么回事 2021-02-21
- 七岁孩子叛逆期的处理方法 2021-02-21